手机MP3铃声免费下载 近日,一家千亿私募巨头的招聘引入关注。 这家机构正在定向招聘一个细分行业的研究人员,而这个领域此前并不热门。 这则不起眼的招聘启事,或许透露了大型私募在投资策略定位上的深度考量。 究竟研究员团队是否应如此“细线条”布局,能否给人才提供真正的长线空间? 这也颇值得思索和观察。 定向招聘有色研究员 资事堂注意到:高毅资产正通过社会招聘渠道物色一名有色方向的行业研究员(图)。 该机构对应聘上述岗位者有三个要求: 1、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具有2年以上资产管理机构、证券公司等相关研究经验。 2、对所覆盖行业有深刻见解,具备超越市场的深度研究和前瞻性研究能力。 3、对行业研究工作有极强的热情和爱好,具备良好的分析总结能力、抗压能力、沟通表达能力。 同期,高毅资产并未发布招聘其他投资研究岗位的信息,更加凸显了这次招聘的“定向”意味。 资事堂与多位曾调研过高毅资产的人士交流发现:定向招聘有色研究员并不意味着这家私募格外“侧重”有色产业链研究。 这个岗位更多是服务内部全行业配置的基金经理,补充行业轮动投资的细分研究需求。 从冷门到热门 所谓,有色行业研究员,通常指的是跟踪分析各类金属行业的研究人员。其重点跟踪的对象包括铜、铁、铝、铅、锌、镍、锡、锑、汞、镁、钛、锂等。 此前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有色板块处于低迷状态,和其他资源股一样,多数投资机构并不将这些公司纳为重点。 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景气持续上升,巨大的销量和高增速带动了大量上游金属的需求。 尤其是,当整个有色产业从供大于求转至供不应求后,边际需求导致了价格快速上升,也导致了整个行业景气的快速上升。 而在业内,高毅资产是较早重仓投资有色股的私募机构。包括紫金矿业、洛阳钼业、天山铝业、西部矿业,早早就露出了身影。 其中紫金矿业更是高毅首席投资官邓晓峰的知名案例。他于2019年下半年开始重仓买入,在铜价低位徘徊时建仓,最高涨幅曾经接近4倍。 细分行业的“大众化” 高毅的招聘某种程度可能揭示了一种趋势,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股市的投资机会逐步从大产业,大赛道转移进入细分领域, 这对投研团队的分工、合作和专业化提出更高要求。 历史上,中国的主观多头(权益)私募机构中,甚少有如公募机构这样建立庞大研究体系的。 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目前,多数私募机构的研究都集聚在重点行业上,甚至有些机构完全是基金经理“自办投研”。 以某一家“研究实力颇强”的初代私募机构为例:其研究团队分为科技类、消费类和周期类三大类别,内部还设有建筑环保组、军工机械组、有色煤炭组。但往下就没有再深入细分了。 而这样的设置当然不太能适应快速转换、不断细分化的市场机会。 细分岗位如何融入 只有业内最有实力的机构,才会有可能设置细分的产业研究岗位。 但后一个问题随之而来,小行业的研究员该如何定位?他的考核晋升该如何设定? 这恰恰是研究体系搭建的核心因素。 对于一名有才干的研究员而言,在所在领域里有所成就,在日常工作中有良好薪酬,以及未来有进入投资岗位的通道,同等重要。 但细分的研究员岗位,往往容易在负责的行业处于低潮时,也进入职业瓶颈。 后者如何解决颇伤管理者脑筋。 在机会和岗位众多的公募机构,研究团队负责人往往会适时对研究员负责的行业做调整,进而帮助部分优秀的研究员获得较多发展。 这类安排,在私募团队内能否做到,值得观察。 而无论如何,在经济和市场进入新阶段后,投资机构做出相应改变,也是题中之义。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屯溪百科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