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网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www.dianshiju.run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8分钟 看完《觉醒时代》, 我觉得有些人就是“天选之子” 文/晏凌羊 01 我最近追看完了《觉醒时代》。 它肯定是美化了陈独秀呀。 他骨子里其实就一个文人,而且对马列主义的信仰不如李大钊深厚…… 热血肯定有,但不持久,也达不到能为理想献祭的程度。之前我们写过的(戳这里可阅读):《》 鲁迅的片段也拍得不大好,不大符合大先生外冷内热的性格。 总体来说,我感觉这部电视剧拍得很燃啊。 我着重看了毛润之的片段,很是感动。 尤其是他出场那段,拍得太好了。 一分钟的蒙太奇镜头,据说拍了三天,但每一帧画面都寓意深远。 其实啊,少年毛润之也有过迷茫的阶段,他的人生志向也是一步步确立起来的。 他小时候读过私塾,聪颖好学,但他家只能算是富农,父亲经营谷米生意、贩卖牲猪,腾不出手来,急需他帮忙。 14岁到17岁,他就白天下地干农活,晚上替父亲记账,记账之后苦读书。 17岁,毛润之觉得自己老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他不想子承父业做粮食生意,而是想要出去读书,就跟父亲干了一架,被父亲赶出家门。 他找了自己的伯伯,让大伯和其他亲友出面,说服他爹同意他外出求学,在高等小学就读,当时还差点因为自己是外地人无法被录取。 也就是说,17岁开始,毛润之才开始接触洋学——这个起点,相比那个时代他那些叫得上名字的同龄人,可以说是很低了。 18岁,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到了长沙的中学,但他觉得这个学校教授的东西,赶不上他的求知欲,然后他就退学,跑去湖南图书馆自学。 这消息让他那个保守的爹知道了,又是一顿惩戒:他爹不再给他寄生活费。 他自学半年后,考入师范学校,并认识了恩师杨昌济。 毛润之在师范学校待了四年,毕业时已是24岁。 当时,杨昌济任职北大教授,去了北京。 他写信给毛润之说学校组织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并安排他做了北大图书管理员。 毛润之当年在北大图书馆做管理员时,其实是没几个人认识他的。他每个月就拿8块钱的工资,一有时间就看书、听课。 这期间,当然免不了遭受上司的刁难。 他自己都说:“我的职位低微,大家都不理我。我的工作中有一项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的人的姓名,可是对他们大多数人来说,我这个人是不存在的。在那些阅览的人当中,我认出了一些有名的新文化运动头面人物的名字,如傅斯年、罗家伦等等,我对他们极有兴趣。我打算和他们攀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说南方话。” 也是在图书馆馆长李大钊的感召下,他开始接触Marxism主义。 以前,他主张改良;之后,他主张彻底地革命。那个时候的进步青年,一般面临三种抉择: 第一、和陈延年、陈乔年以及周、邓一样,出国留学;第二、报考北大;第三、参与革命实践。 毛润之觉得出国留学和在北大学习都有点浪费时间,转头选了第三条路。 在北大图书馆工作了四个来月,毛润之回了湖南,开始在长沙组织学生运动。 这期间,他还去了安源煤矿,和工人一起去下矿井,和那里的工人一起吃饭,每天吃住在一起,体会到了工人阶级的艰辛。 1920年,他27岁,与杨K慧结婚生子,建立Dang组织。 我们看他的年表会发现,那几年他一直在忙着革命工作,组织农民和工人运动,当的只是候补委员。 一直到秋收起义后,他才走向权力中心。 1929年-1932年,毛润之39-41岁,遭遇了政治生涯的低谷。 他被排挤出权力中心,被比自己小二十来岁的博古等人训斥。 反围剿失败后,还差点被大部队遗弃。 可是,最后历史证明他的方针是正确的。 1935年,Red军以折损五万人的生命为代价,纠正了王明、博古的左倾路线。 此时,毛润之已经42岁了。 十几岁的毛润之,还比较弱小,面对强权和黑暗,他的革命主张是改良。 二十几岁毛润之,见过一些世面,锐气比较盛,他的主张是推翻重来,是革命到底。 到了三十几、四十岁,他已经选定了一条路,但开始懂得迂回(比如,农村包围城市)。 研究毛润之的思想变化以及当时他经历的时势,我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感觉:一个人能否在某条道路上取得成功,更多是时代与个人的思想变化实现了完美契合。 而个人的思想变化,又与个人的阅历、年龄密不可分。 某些思潮,你太年轻的时候接触,可能会变得很激进;年纪大了再接触,可能又失去了这种冲劲。 某些人就是天选之子,某些事就是水到渠成.....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02 所谓的“天选之子”,往往不是一开始就抓了好牌的人,而是能把一副差牌打好的聪明人。 相比刘邦,项羽像不像天选之子? 相比朱元璋,陈友谅是不是更像天选之子? 相比毛润之,张国焘像不像天选之子? 都像。 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还有项伯这样的人辅佐,起初军事实力强大,打得刘邦满地找牙。 陈友谅生于乱世,从老家出来混世,杀掉想要背叛徐寿辉的叛徒后,一年内就进入权力中心,带领起义军势如破竹,啃下了朱元璋根本不敢啃的安庆,还打得朱元璋考虑投降。 张国焘家世显赫,19岁考入北大,在学生运动中处于领袖位置,后来又成为DANG的核心领导,远赴苏联学习后回国,1931年走上权力巅峰。 但是项羽也好,陈友谅也罢,张国焘也是,都有一个比较大的毛病:眼皮子浅,权力欲重。 才取得一小点成绩呢,就开始霸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当王。 如果把这些人也比喻成创业者,那你会发现:他们对于权力的野心,远远比“做事”的野心要大。可最终,世界是属于“做事”的人的,权力只是“办成事”后得到的附加值。 中国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是换汤不换药。只有新中国成立,是真正让底层人民都站了起来。 毛润之的立场一直是底层人民的立场,从未变过。 有的人选择革命道路是为了做“人上人”,而他选择这条路是希望世间再没有“人上人”。 当然,既然咱们讲到张国焘,我想插播一句:叛徒从来都是没有好下场的。 一旦选择叛变,他们最终面临的就是双面夹击的困境。 过去的旧组织回不去,想要投降的新组织融不进去。 被故人记恨,被新友提防。 所以,其实,一个人选择当叛徒,说明他根本没有看明白人性、想明白形势,只会投机。 就拿张国焘来说,他的前半生太顺遂了,家境优渥,人又聪明,早早就考上北大,又在学生运动中崭露头角,拿了一手好牌。 可是,真面对强权的时候,他的骨头是有点软的,而且年纪越大越软。 他和妻子曾经被捕入狱,而且,他还招供了,但出来后开始包装自己临死不屈(实际上李大钊的情况很多就是他招供的,而那时候李大钊还在多方运作,想要营救他)。 再之后,他去苏联深造,回国后走上权力中心,却又遇上后台更硬的王明、博古。 几番争权夺势下来,张国焘靠边站,还曾经干出过另立中yang的荒唐举动,被叫停、写检讨。 1938年,他从陕北叛逃,投至蒋光头麾下。 蒋光头怕他再次叛逃,就将其安排在戴笠麾下,从事&策反工作。 结果呢?他以为他可以“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但来投诚的几乎都是被组织处理过的违法乱纪之人。 这样一来,张国焘也没啥利用价值了。 戴笠也取消了给他的专车待遇,让他出入挤公交。在国统区,他的地位十分尴尬。 解fang前夕,他央求蒋光头带去台湾,但过去后,他没有工作,连租住的公寓都被收回。 他只好逃去香港,办反Red杂志。 此时,他的生活已经很窘迫,正巧遇上那一年黄金价格虚涨。 他预测,抗美援朝战争不会结束,第三次世界大战要爆发,黄金价格肯定要疯涨。 他以为自己可以翻身了,把所有家底、一共五千美元拿出来炒黄金,结果,赔光所有积蓄。 70年代后,他去了加拿大,靠向美国出卖过期的情报以及写一些符合美国人胃口的回忆录生活。 晚年,他因儿子经济困难,住进了免费的养老院,中风冻死三日后才被护士发现,家人无力承担墓地费用,将其安葬进了免费公墓。 那一年是1979年,他享年82岁。 而他的弟弟张国庶与他截然不同,跟他一起搞革命,也去过苏联,跟蒋jing国还是同学,他后来被抓后宁死不屈表示自己不会背叛,敌人将他残忍杀害后抛尸长江,享年25岁。 03 毛润之为啥牛?就是牛在与同时代的人相比,他提出的很多思想、观念都是独创性的,而且这些思想又能与当时的国情相契合。 比如,枪杆子里出政权。比如,农村包围城市。比如,兵民是胜利之本。 我们今天看到这些话觉得熟悉,是因为我们系统地学习过了,可是,如果你把自己置身于那个时代,你会发现这些思想就是石破天惊的。而其他人,要么是互相借鉴和彼此重复,要么就是沿袭古人的所思所想。 这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人群中是极其稀缺的。 如果你们研究过军事,会发现他指导的“四渡赤水出奇兵”,到今天来看都依然是超出一般人思维能力的奇招。 这种聪明人,可能几年前才出一个(聪明,不等于不会出错,而且人老了,力不从心的地方太多)。 这种聪明,还表现在心理素质上。 毛润之在北大图书馆当助理期间,处处被人看不起,但他内心里一直有一种“我有我自己的价值,我有我自己的使命”的笃定。 1925-1926年左右,他被盟友排挤..... 1929-1931年,长征途中他被彻底挤出权力中心....... 历史证明他是对的,但当时所有人都认为他是错的。 这是非常孤独的处境。 换我们很多人,如果遭遇这样的处境,很多人可能开始内耗,可就在这样的困境下,他依然能写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以及“战地黄花分外香”。 重庆谈判,他写下大气磅礴的《沁园春.雪》,一时风头无俩。蒋命手下文人作词,想要盖过他的风头,却没有一个能超越他。 他没有很高的学历,没有系统地上过政治课、军事课、社会学课,没有出过国、留过洋,一路几乎都是靠自学、靠自己琢磨,找到他认为对的方法。 同时代的其他人,只是某方面才能卓著(而且其实他们也各有各的内耗),而毛润之在很多方面都是思维超前、毅力超前、能力超前的。 当然了,我觉得,大人物的命运也遵循“功也性格,过也性格”的定律。 很多大人物都是很善于制动,在不停变幻、变动的环境中,他们的思维能被激发出最大的潜能,然后就可以审时度势,无数次出奇制胜。 一旦环境趋于安稳、庸常,而他们骨子里一直有爱制动的基因,就很难克服对这种庸常生活的倦怠,就时不时想搞点事情折腾一下,然后,就造成“过”。 可是,如果没有这种爱制动的性格,先期他们就很难在变动的环境中取得成功。 这种性格就是双刃剑,大人物也避免不了的。 历史上的人物,好多都是我的男神、女神,但没有一个是我心里的神,就是因为他们作为“人”,也很难完全克服和超越自身的局限。 而这种局限,也只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局限,在某个时期是突破点,到了另一个时期就成为包袱。 总体来说,聪明人总是容易出头的,也是要引领世界潮流的。 有的人即使不在这个领域获得成就,也会在那个领域获得发展。 毛润之即使不当领袖,估计也能成为响当当的军事家、书法家、诗词家。 马云即使不创立阿里巴巴,以他的口才也能成为著名的演说家。 陈冲即使不做演员,估计也能成为一个出色的专栏作家。 达芬奇即使不成为世界著名画家,估计也能成为发明家、音乐家、雕塑家、哲学家、地理学家。 聪明人身上都有啥特质?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有勇气和胆魄,爱动脑瓜子,自律力和行动力强,百折不挠,为了理想虽死不悔。 普通人琢磨一个东西都琢磨不透,而聪明人一通百通,只不过他们时间、精力和寿命有限,没法在各个领域全面开花。 所以,我说我对毛润之的欣赏是对聪明人的欣赏,是一种智商崇拜,而不是对神的崇拜、图腾崇拜。 今天是国庆,就让我们缅怀一会儿伟人吧。 ps:至于热衷于抬杠的以下这几位,我错了,你们才是大聪明,那就请抱守着“我才是大聪明”这种信念过一辈子吧。 全文完 欢迎分享或转发 这是最好的鼓励 一点碎碎念 今天文末想给大家推荐两款管道疏通剂。家庭管道,其实也需要经常维护和保养的,不要等到阻塞了才匆忙找师傅解决,那样不仅贵,而且还花时间。 其实啊,管道堵塞物的构成无外乎那几个,油脂、饭菜叶、毛发、纸棉纤维等各种有机物沉淀形成了污垢附着。时间一久,污垢越积越多,管道自然就堵住了。 由于腐败会滋生细菌,如果不处理,通常会伴随着臭味还可能引来各种蟑螂、老鼠、苍蝇和蚊虫……但市面上有些便宜的疏通剂,有毒不说,效果还很一般。 所以,咱们这次给大家推荐两款。一款来自日本,一款来自葡萄牙。 疏通效果的话,我个人觉得葡萄牙这款更好一点,味道也不大,价格也贵十块钱。大家戳今天的推文第三条可以了解详情,是李佳琦在直播间推过的,给咱们的价格跟直播间一样。 扫描下方二维码可go买。 另一款来自日本,疏通管道的效果也蛮好,但我觉得它的日常养护功能更好一些。大家戳这里可了解详情:《》扫描下方二维码可go买。 个人建议可以两款都买来试试,哪款用着更顺手就用哪款。 下水道严重堵塞 1.洗菜池/马桶:建议1/2瓶,8小时(建议睡前使用); 2.手盆/浴缸/淋浴地漏:建议1/2瓶,4小时(建议睡前使用); 3.洗衣机下水口:建议1/2瓶,8小时(建议睡前使用)。 驱虫除味 建议2/5瓶,睡前使用。 日常养护 建议1/5瓶(一周一次),睡前使用。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屯溪百科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