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屯溪百科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屯溪百科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屯溪百科网公众号

屯溪百科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亏损82亿的威马老板年薪12.6亿!实际到手200万?

2022-10-11 发布于 屯溪百科网
两头扣大吨位吊带 http://www.tzlift.com/ddwdd/679.html

文|程辰

编辑|孙春芳

IPO之路还未有新进展,威马先传出“造富故事”。

在递交招股书的3个月后,威马“喜提热搜”。近日,威马汽车于今年6月对外披露的招股书引发热议。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期间,威马汽车亏损面持续扩大,其中公司2021年亏损额达到82亿元。

但同年,威马掌舵人,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晖的全年薪酬却高达12.6亿元,接近威马2021全年47.43亿元总营收的1/3。

高管“天价”年薪与入不敷出的经营状况,形成鲜明对比,这刺激着公众眼球,直接将威马送上微博热搜。

今年6月1日,威马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再次冲刺IPO。借由这份招股书,这位昔日新造车界“头部选手”的真实财务状况也首次披露。

根据招股书,2019年至2021年,威马汽车总收入逐步上升,分别为17.62亿元、26.72元及47.43亿元。

但威马的盈利状况并未有好转,反而在过去三年亏损持续扩大,2019年至2021年,公司年内亏损分别达到41.45亿元、50.84亿元和82.06亿元,公司经调整净亏损为40.44亿元、42.25亿元、53.63亿元。

就在公司持续亏损的局面下,2021年,威马的行政费用却同比大涨54.5%至27亿元,超过同年公司总营收的半数。而行政费用的去向之一,正是支付公司管理层的薪酬费用。

这直接引发了业界对于威马成本管控不良的质疑。

对于行政费用增加,威马在招股书中解释称,“主要是由于向若干管理层成员授予股份奖励导致的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大幅增加,以及向C+系列境内投资者支付的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

事实上,在上市前夕向高管派发股份以示激励,这类操作并不少见。

沈晖2021年的薪资,也由两部分组成,其中“薪金及花红”,即实际薪酬约为200万元,另一部分则为“受限制股份”,作价约12.59亿元。而这部分资金,需要等威马上市后,且达到了相应的履行条约之后,才能真正变现。

显然,沈晖的财富故事,需要上市来实现。而在经历了一级市场多达12轮的融资之后,威马身后的众多投资机构,也迫切希望公司能够尽快上市,早日变现。

港交所并非威马冲刺IPO的首站。2021年1月,威马完成上市辅导,计划冲刺科创板。但就在两个月后,坊间传出威马科创板上市受阻,此后再无新消息流出。

“造车新势力之前较少选择科创板,还是考虑到了硬科技这个考核标准”,一位熟悉资本市场的汽车行业分析师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威马虽进入行业较早,但在科技属性维度,此前并没有明显优势。

从财务数据上来看,相较于“蔚小理”在研发投入费用上持续加码,2019年至2021年三年间,威马汽车研发投入力度不增反降,分别为8.93亿元、9.92亿以及9.81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50.7%、37.1%及20.7%。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威马此次港股IPO拥有多家大机构联合保荐,“这次上市应该是稳了”。这也将是威马实现“翻盘”的重要一步。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屯溪百科网
    1970-01-01
  • 屯溪百科网
    1970-01-01
  • 屯溪百科网
    1970-01-01
  • 屯溪百科网
    1970-01-01
  • 屯溪百科网
    1970-01-01
  • 屯溪百科网
    1970-01-01
屯溪百科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屯溪百科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屯溪百科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屯溪百科网 X1.0@ 2015-2020